“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关键?!苯昀矗菏辛角踅冀值赖夭厮麓寤涫迪绱逭裥苏铰砸?,以引领农村乡风文明为主线,以移风易俗为工作切入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开展各类乡风文明实践活动,深植文明理念,弘扬时代新风,有效推动了农村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双提升。 一、强化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的方式大力宣传移风易俗相关规定,营造浓厚的移风易俗氛围??埂拔醺?,‘寺’新风尚”活动,充分发挥“锦郊红喇叭”义务宣传志愿服务队在抵制高价彩礼、摒弃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中的先行军、生力军作用。大力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廉办、神事不办,自觉弘扬正能量, 在移风易俗工作中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二、繁荣乡村产业,提高群众收入。地藏寺村将文化振兴与产业振兴有机融合,确定香莓种植作为村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现在已经有89座温室大棚种植香梅。每年9月初开始种植到12月初开始销售,每个温室大棚平均面积约0.5亩,每个棚年产2000千到3000斤,产值约4到5万元,不仅增加了香梅种植户的收入,还解决了部分闲置村民的就业。 近年来,地藏寺引进了蓝莓和大樱桃种植,增加了种植种类,抓住了反季水果市场走俏机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变传统种植为现代特色。同时通过制作广告牌,文化长廊进行宣传,帮助村民销售,受到村民欢迎,以水果采摘为主发展休闲观光游。 三、注重因地制宜,打造和美乡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乡村要发展,环境是“底色”。美丽的乡村环境不仅唤醒了老百姓心底的乡愁和乡情,更点燃了大家美化家乡,打造更美人居环境的信心与动力。通过一系列举措,全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自环境整治创城工作以来,地藏寺村结合村实际,积极开展环境整治创城工作,努力推进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村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 四、加强农旅融合,乐享甜蜜生活。“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村容村貌的改善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近年来,地藏寺村鼓励农旅产业发展,通过“农旅融合+特色种植”,把农业产业休闲、度假产业有机融合,共同推动产业大融合。地藏寺兼具适宜短途观光旅游发展的资源禀赋、交通基础以及消费市场,通过打造草莓小镇,完善公园基础设施建设,拓展户外游,加强各种植户之间的交流、合作,形成可信赖的伙伴关系,促成良性竞争,继续发挥良种优势,使地藏寺村采摘特色变成市民周末游玩放松,家庭活动的好去处,满足了城镇居民回归自然、融入自然的想法。 地藏寺村两委班子从实际出发,发展适合村民的产业,努力提高村民生活水平,采取“典型引领、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的方式,着力构建“示范一线、辐射一片、带动全村”的产业发展格局,推动产业融合,产业链延伸,为全村产业优化调整,夯实乡村振兴基础探索了新路子。如今,地藏寺村新兴的乡村旅游点如雨后春笋,乡土味十足的特色产业为村民们带来了美好“钱景”,也带动周边村镇重现生机。 同时,地藏寺村合理利用各类文化阵地,积极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文艺演出等,既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又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完善村规民约,促进村民个人、集体行为道德准则建设,引导群众自觉践行文明风尚,推动移风易俗入脑入心。 随着地藏寺村移风易俗工作逐步推进,人民群众从观念到习惯,从文明素养到精神面貌,都在悄然变化,文明新风正越来越浓。下一步地藏寺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宣传作用,进一步贯彻落实《辽宁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并组织开展移风易俗系列实践活动,让村民文明行为有“镜”可照、有“尺”可量,不断深化移风易俗。同时,发动一批文艺爱好者,将婚事礼仪、家风家训、低碳环保、文明旅游等内容,以居民喜闻乐见的歌舞、小品、朗诵等形式搬上舞台,用通俗易懂的东北方言,风趣幽默的艺术形式向居民传播文明新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