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升级中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文明创建

文明城市创建 | 文明创建助力文旅产业“乘风踏浪”

发表时间: 2024-06-03 | 来源: 葫芦岛市文明办

  随着电视剧《乘风踏浪》在爱奇艺、东方卫视等平台的持续热播,为葫芦岛这座海滨城市带来了“泼天”的流量与热度——今年“五一”假期,全市旅游业态异军突起,共接待游客281.16万人次,同比增长90.56%,旅游收入20.72亿元,同比增长94.27%,兴城的旅游热度更是冲进了东北前三。

  这份靓丽数据的背后,不仅是葫芦岛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发展的成果,更是统筹推进文明创建与文旅融合的缩影。近年来,葫芦岛市牢固树立“创城为民”的理念,大力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怀为民之心、谋利民之策、行惠民之举,内外兼修、真抓实干,在赢得市民赞誉的同时,也为八方来客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内修气质,提升城市温度。5月1日,葫芦古镇人声鼎沸,“现场的各位朋友,我想死你们啦!”伴随着这句“春晚流行语”,著名演员冯巩为现场的3000多名游客带来了精彩的演出,通过各类活动的开展,“五一”期间葫芦古镇吸引游客6.6万人次。在景区每日熙攘的人群中,身着文明旅游绶带的志愿者们不断穿梭,他们热心地为游客介绍景点、规划路线、发放宣传单、推荐本地美食,协助工作人员在高峰时期开展疏导引流、咨询指引等工作。在全市的每个景区和公共设施内都用志愿者的身影,热心为游客服务,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有人说,志愿者代表着一座城市的温度,也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里子”和“精神气儿”。葫芦岛市在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以全市139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阵地,组织开展“爱暖滨城·志愿同行”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数千场,全市24万余名志愿者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引导公交车、出租车、客运班车等公共交通车辆驾驶员做到“文明驾驶、安全行车、微笑服务”,维护公共交通秩序。组织开展“美丽滨城是我家·携手创城你我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3000余名党员干部带头参与文明交通引导志愿服务。在志愿者的努力下,全市形成“人人是文明因子、个个是创建主体”的生动局面。

  外提颜值,打造利民家园。良好的旅游环境离不开整洁的市容市貌,城市文明直观体现在颜值上的提升。作为市区最大的露天早市,龙前街曾经的脏乱差道路如今已经成为映照城市文明的样板路,跟几年前的相比,地面整洁、花草盎然,“环保透水砖”的硬化路面,成为方便群众通行的“环保民心路”和“会呼吸的生态路”。4月27日,中央广播电视台《三餐四季》栏目也选择在这里录制,“五一”假期期间更是吸引了大量游客来此“打卡”和品尝美食,环境整洁的早市为游客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展现着城市形象。

  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进程中,葫芦岛市不断谋划利民之策,规划并实施市容环境提升、市场及周边管理提升、老旧小区及周边背街小巷改造提升等专项行动,成功入选国家第三批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后,葫芦岛市将文明城市创建和海绵城市建设有机结合,城市整体文明形象持续提升,经过一系列改造,城市颜值与居民的幸福感都与日俱增。截至目前,葫芦岛市累计投资近10亿元,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32个、全市各主次干道累计清理垃圾2万立方米、栽植鲜花426.8万株、新设交通标志标牌407块,新增交通标志杆58根,更换标志牌622块、扩容施化停车泊位近4万个,群众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城市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文旅牵引,实施惠民之举。从游客和市民的所需所盼出发,葫芦岛市在创建路上不断前行。随着城市私家车数量和外来游客的持续增多,解决“停车难”问题已经成为市民们的切身需求,同时也事关外地自驾游客的游玩需求。年初以来,葫芦岛市交管局通过实地勘察,在市中心车位紧张的龙腾街周边施划停车泊位630余个,让外地游客和附近居民停车不再犯难,获得群众的一致好评。路通了,群众和游客的“气儿”也顺了。

  聚焦群众的所见所感,葫芦岛市始终把创建的落脚点定在造福于民上,从群众需求最强烈、反映最集中的老、破、旧、脏问题着手,统筹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污水零直排建设、道路硬化等设施建设;持续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在新(改、扩)建小区配套建设日间照料中心、养老驿站、老年人食堂等养老服务设施,对小区进行适老化改造,发动志愿者,开展形式各样的便民服务,全面改善了群众居住环境、设施条件、服务功能,以切实的成效,让变化“看得见”、幸福“摸得着”。

  葫芦岛市还通过进景区、进社区、进乡村、进机关、进园区开展文明宣讲,向群众征集对文明城市创建的想法,动员群众出点子、找问题,发现、反映、监督不文明现象,让百姓成为创建的“主角”,凝聚共建共治共享的文明力量。

图说葫芦岛